该不该买保险 cover

该不该买保险

最近群里有人问起了保险的事情,再加上我看到很多卖保险的号和人发的文章朋友圈神烦,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。

保险这个问题,你想获得“真相”,依靠搜索本身来说还是挺难呢,你可以用“该不该买保险”,使用 Google 或者 baidu,内容惨不忍睹。基本所有的内容都是“卖保险”的人在编织,知乎上偶尔有些不错的回答,但是大部分人看的云里雾里。

我个人并没有研究过目前的各种保险,因为我上一次看完后就放弃买了,理由后面会说,我放弃但是不代表你不能买,每个人情况不同。另外如果这篇文章有些事实确实有错误的,希望你能指出确实的问题,但是烦请不要抬杠,特别是针对某个细节无谓的抬杠(因为我发现有人说 A 说不过,开始说 B,一个小细节一个小细节的说,反正不认输)。

我不否认保险的巨大的意义,我在这里只是想尽可能从我的角度客观的描述这个东西,让你意识到这些,你该怎么选还是怎么选,你的内心的问题不是任何人能解决的。比如我之前认识一个人,身边朋友离开了,他发现存钱无用,把存的钱都花了,出去旅行了。我们总会去纠结选择的对错,但是选择本身可能就没有什么对错,那是一个长期的结果。

正式开始之前推荐下这个文章,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也写的不错:热卖的香港保险性价比真的高吗?

保险是一个消费品

保险是一个消费品,总的来说和你买任何其他的消费品并没有特别多的不同,这是一项消费决策,绝不是必需品。买保险只是一个选择题,和你生活中的大部分选择差不多,你越清楚自己的需求,自己的状况等,越好做选择买还是不买,买的话,匹配度更高,越容易找到最适合你的产品,这个大部分依靠你自己,而不是那些吹的保险经纪人。最后就是保险这个产品你一定要意识到,这是一项财务规划,并且和你其他的资产等产生关联。

但是消费本身就是不理性的,每个人感性的点不同,冲动的点不同。你可能因为身边的朋友突然生病等原因开始考虑保险计划,当然这个前提是有预先的“洗脑”。

很多时候有人就会说保险和其他产品怎么不同什么的,会告诉你保险的必要性,举很多赔偿的例子,从来不告诉你没有赔偿的人有多少(这个我也没数据,你可以仔细想想你身边的人,你认识的,有多少人的病按照条款买了可以陪,这个挺有趣的),再就是保险的运营成本那么高,他的佣金到底有多少,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啊。其实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,你生活中可能发生意外的都可以说是概率,你要维持达到社会告诉你更好的状态,你需要的太多了,并且没有多少人的收入可以达到。你会发现你的生活除了需要保险,还需要健身、高质量的食品、更好的单位福利保障、更轻松的工作、买更好更安全的车……

我们再来看看保险的价格,我们通常按照一个家庭结构,算是七口之家。如果每个人都买重疾险这种保险的话,我们按照一个人一年 5000 块钱,那么这个家庭一年的支出是 35000 元,事实上这个价格大部分家庭承受不起,我们即使打个折,不给老人买,或者老人早买了,算 20000 好了,很多家庭也很难。所有就有了“穷人买不起,富人不需要”这种论调。

大部分的产品在销售的时候都会只说好的,并不会告诉你全新的信息,因为如果那样说你还会买吗,必然不会了。你看到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告诉你要买,并且逻辑大差不差,你入坑你就会开始研究怎么买,买哪个。

目前你在公众号的很多文章是把简单的问题讲的非常复杂,把道理的部分,通过一定的逻辑讲的让你觉得非常的对。我认为这是现阶段的一个现象,但是不会长久。

从我们的内心来说,保险是更具备确定性的一个东西,相对投资来说,没有人能确定的告诉你每年的收益,并且这个过程起起伏伏。其实我之前的文章老喜欢说,投资也是一种消费,不过不同的是它可能赔钱,也通过延迟消费,获得了更多的钱。

作为一个消费品,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在于,大部分买的人是不去计算的,很多人当时冲动买了重疾险,交了几年弃保了,也就是钱去满足自己别的需求了,或者有的人后续交不起了。

如果你把保险看做一个概率游戏的话,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是不是应该选择你认为赔率更大的产品。

保险是财务规划一部分

保险和其他不同的是他是财务规划的一部分,我们这里不讨论什么极其便宜的,类似买彩票的意外险,家庭财产险等等。我们更多的消费决策是重疾险什么的,就是投入相对来说还是挺大的这类保险,我们不讨论对于特别有钱人,利用保险的其他功能,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一种财务规划。

我们先说说分红险,就是那种什么过多少年返还你多少钱的这种,现在吹的少了。看着非常牛逼,其实呢,和银行利息差不多,这是我读大学老师讲课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,我现在想想好像只有这个。

这里面是钱的时间价值,我们都知道一个“72法则”,也就是按照复利,如果年利率 9%,那么你的钱 72/9 = 8 年会翻一倍。我们小时候都听过一个故事,赢了问国王要大米,第一个象棋格子放一粒米,第二个放两粒,以二的次方叠加的故事。我们套用下,你刚出生父母存了 1w,我们假设可以 9% 的增长,你 8 岁的时候这笔钱是 2w,16 岁的时候是 4w,24 岁的时候是 8w,32 岁的时候是 16w,40 岁的时候 32w,48 岁的时候 40w,56 岁的时候 80w,64 岁的时候 160w,72 岁的时候 320w……

这也就是保险公司能够在你读大学的时候,结婚的时候给你钱的原因,同时提供一定的保障,就是产品的排列组合,适应不同的客户。特别偏向疾病,就变成了纯消费的,居中的就是消费和返还一起,这种纯返还的类似自己的养老保险,换种说法就是强制储蓄。

重疾险和这个差不多,那个钱你按年或者按月交,也行,你折过来现值一次性交也行,我没有测算过折现的利率,这里面应该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。保险公司整个的运营成本、销售成本也是不低的。这都体现在你的保费上。

很多人会说你说的简单,你怎么赚这个所谓的 9% 的利率呢,通常来说长期投资指数基金是比较靠谱的,不做判断,吃时代的红利,这个长期是 10-20 年甚至更长,这不就和你每月或者每年买重疾险一样的。其实保险公司做的资产管理也是这样的,并且不要认为他们比你更厉害。

刚才好玩去天天基金网搜了下数据,也就是股票型基金上面一共 1493 只,基金净值为 1 以下的 101 只;指数型基金累计 1200 只,基金净值为 1 以下的是 100 只;混合型基金有 4697 只,而净值是 1 以下的 62 只。我想表达的就是,你闭着眼睛买,拉长到一定年限,买到赔钱的概率很低,如果你买 5 个,更低,何况加入一点点策略去买,其实很容易超过 9%,当然这个依然是不确定性的,但是极大概率如此。

我本来想买 wind 数据更详细的统计的,比如按照基金的成立日期,剔除掉债券啥的,进行排序,不知道结果会不会符合我说的,拉长到长期,很多资产都是赚钱的,并且超过 10%,不过上面的那个也算是简单的说明。

讲完上面这个道理,具体来说说为啥是财务的一部分,因为我们的钱的资源是有限的,我们想做的事情是无限的,如果你有安全垫的话,比如你有存款,或者家里有钱,足以支撑你哪怕生病,出 50w 看病也没问题,包括卖房子抵押等,我是说如果出现这种可能性,那么这笔钱从概率上我是不是可以去进行投资,非说生病有概率,那么投资指数基金这种方式,拉长到 20 年,那么赚钱的概率比你生病的概率高的多得多。

我们再回到“穷人买不起,富人不需要”这句话,这句话不能说绝对正确,但是想表达的是,对于穷人来说,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,一旦生病更是雪上加霜,很多时候根本不考虑保险,对于富人,有足够的安全垫,那么我这笔钱没必要去买这个保险,相当于自己用了这部分钱的杠杆,当然你把保险当作消费品,这是你买手机和买保险的区别,你当作投资品是你买保险和买基金的区别。

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别的因素,大部分人都是投资失败的,其实失败的原因更多是自己的贪心导致的,由于投资的不确定性,没有办法承诺收益,这就是投资比较麻烦的事情。市面上目前还不能设计能把这种问题解决的产品,因为没人敢承诺你 9% 啥的收益,因为只有不动的钱更值钱。养老保险类似这种产品,但是那是国家为了解决大部分人的需求而做的。

而自己做钱的主人是很痛苦的,这个实验也很难开展,比如我组织一个群,500 群友,每月给我 100 或者 1000 来去,定投沪深 300 指数基金,大家约定都不取,也就是你不能自己操作,这种做 20 年,我不知道会怎样,我认为大概率是不错的结果,保险公司赚钱的模型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,但是管理成本也是巨高的。

这种说法本身有没有错,没错啊,“保险是为投资保驾护航”,你再仔细想想这说法有问题吗,当然有,但是大 V 为啥不说,因为他要卖保险啊。

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财务按照有知有行的划分,这四块保险、活钱、长期投资、稳健理财,这里面就是一个分配的问题了,也就是你需要结合你自身的需求来分配,活钱是流动的钱,保险是应对风险的钱,长期是取得收益的钱,稳健是未来的财务规划,比如买车买房等。

即使你不理财,你也用某种行动来做上面的管理。这个没有明确的划分,也不可能精确。

你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现在的阶段以及未来的阶段,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管理。我在 25 岁左右的时候研究了下保险,最终没买就是上面写的原因,我认为我近期生病的概率有但是很低,因为没有家族遗传什么,再就是我认为即使 30 年后生病,赔我 50w,到时候通货膨胀啥的,也不知道 50w 能干嘛,再就是真的生病 50w,砸锅卖铁也有了,所以我当时找不到自己买重疾险的任何理由,这就是我说的,你对自己的认知导致了这件事情的结果,这个没有对错,如果纠结对错就是抬杠。

一分价格一分货

这一部分是对买了保险的人说的,其实我认为不存在很好的保险销售顾问,叫做家庭理财师更适合,他能够解决的是你的分配问题,告诉你更多你不知道的产品等,大家一起理清楚来更好的分配,这个里面需要大家都能够很好的认识这个事情,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情况,并且这对人的各方面要求很高。

我们再说回到保险,面对这么多产品我们如何选择,通常情况下一分价格一分货,这个肯定是不错的,重疾险为啥很多人说,因为你交的钱多,保障的也多。

还有人觉得寿险值得,有人觉得百万医疗险杠杆高,其实这些都是和概率相关的,还是我说的一分价格一分货。一个人的一生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了。

不同公司有走量,利润薄的产品,也有赚钱的产品,这和任何别的产品也差不多的套路。不过保险这个东西有一点你要知道,就是中国的保险在同等情况下选择小公司,应该更便宜,因为运营成本低,并且中国政府不会让保险公司破产,这个信息是参考知乎李元霸的回答——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?,这个回答相当的不错,建议阅读。

前一段也研究了下友邦这样的保险公司的产品,发现同样的保障,价格要贵得多,我不知道是不是分层消费还是别的原因。

如果你已经决定买了,想买到合适的保险,那么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研究,或者能够找到一个咨询的人,哪怕付咨询费,这样无利益关系,通过另一种方式赚钱。

自己研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,你看一些合同找到差异点就行了,从逻辑上来说,保险公司能降低的只有销售运营费用,这里面重点是销售费用,别的差别有,但是应该不会太大,都在产品的用词上做文章,寻找卖点,友邦的这类例外,不过存在即有价值。

还有就是不要看宣传,看合同,什么绿色就医啥的,就是我说的,写的没有错,但是要看具体怎么实行的,什么情况什么病可以保,到底什么是绿色就医。这个知乎的问答就是深入思考的结果:重疾险该不该买?,注意,一定要看评论。

目前很奇怪的一点在于,保险就算不是家庭资产配置,那么也是一个无差别的导购来做,但是现实不是的,但是有往这方面的发展的可能性。如果一个人不赚你咨询费,那么必定赚你保险的保费的部分,如果是保险保费的部分,通过各种方式卖给你对自己最有利的产品。

最后

我想说的是,很多东西你可以跟着感觉走,买不买都行,也没必要弄的那么清楚,因为很多事情就没那么清楚。

我分析这么多也不是来说服你不买,保险不值得,而是换个角度思考下这个问题而已,买不买是个选择题,而不是必选题,还是我说的,生活中必须的太多了,这些必须的都解决,未必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