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40:好久不见 cover

#40:好久不见

人年轻的时候总想解决问题。殊不知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没有方案的。只能在认清形势的情况下决定要做什么,可能是止损,可能是自我安慰,也可能是掀个桌看看下面发生什么事情。

打开这篇文档的时候看到上一期是 9 月 24 日,差不多两个月过去了,我现在也不记得当时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什么,就没有更新了,不过好的是,没有更新就没有退订,反而有更多的人订阅了。

我在总结我没有更新的原因,主要是没有输入,我不知道为啥,虽然买了超级多的书,陪着我从武汉到成都,从成都到重庆,从重庆又到武汉,又从武汉到了北京,很多书都升值了,还没有打开看过,就像我买的那套李泽厚全集,十多年了都没拆,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前一段时间说要读书读书,还是没有静下心来。

我不知道这是从小没有养成的习惯或者怎样,小时候我们知道要学习好,父母也知道学习重要,但是似乎我们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。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?为了更好的生活?为了升官?为了好工作?为了发财……我自己是个没有什么爱好的人,对文学感兴趣?对艺术?对体育?……似乎对什么都没有,我们很多时候问你的爱好是什么,旅游似乎成了标准的答案。我们这一代可能很多人到了现在,走到更广阔的世界,发现我们是为了自己而活的,这些很多时候都是浮云,虽然很多时候疲于奔命。不知道有没有想过,当你有了钱,当你达到了那个位置,当你找了一份别人都羡慕的工作,然后呢?剩下的才是生活吗,那么生活到底又是什么呢。

我有些同学,读了很好的大学,又回到了我的家乡继续奋斗,我会问你小孩以后和你一样上当地最好的小学、最好的初中、最好的高中,然后呢,你希望他回来或者是去别的国家,再或者是怎样。似乎对方也不知道如何回答,但是生活就在这样的轨道上继续,不会去想那么多。选择是没有对错的,意识各方面的改变我不知道是基因还是外界环境,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生活轨迹。这些都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,而是这似乎就是一个现状,我个人的感受,不知道有没有你的影子,双十一我看到 Kindle 电子书促销,我又买了好多书,我们到底是买书让我们觉得读了书还是如何,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买一个美好的愿景,比如买了 iPhone 我们就能拍出精美大片,买了 iPad、Mac 就是创作艺术家。

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我总结是无话可说,世间无新事。因为我发现改变他人太难了,之前也聊过很多,就像很多人从不接受拼多多到接受了拼多多,很多人依然认为这玩意卖假货一样,从来不会去想什么是假货,京东都是真货,淘宝也是,还是说自己为了安全感,自己不愿意尝试,到底什么是不得而已,主要是我们不愿意逃离舒适区吗?在没有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天然排斥,分析分析还是很有意思,这些人永远不会给你讲道理和逻辑,也说不通。

这里结合零售经历聊聊。在我萌生卖数码产品的想法到后面开始正式卖,再到现在卖的有一点点起色再结合我之前在零售店的五年经历,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特别难去改变点什么。很多人会说,不就是卖个东西,想那么多干嘛,但是做很多事情,本来就是要让自己爽,要不很多钱,这会让很多人爽,要不要有成就感,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,不是吗。

我明明知道一个顾客的想法,甚至他做选择的原因,买了东西后会后悔如何(当然这种看法比较主观),但是现在我也没有能力改变他,即使和他从我这里买不买没有关系。因为我们的销售制度已经有这么多年,我们特别难改变顾客的一些看法。我们在零售店的时候,碰到超级多的消费者诧异,你怎么推荐别的品牌的手机、电脑,你不应该只推荐自己的东西吗;有的顾客觉得卖给他电脑的人有提成,非要找到这个同事,可能觉得可以对他更负责;还有很多顾客觉得,你们同事怎么出国读完书/读完研究生/读这么好的学校回来卖手机呢。

再有就商品来说,贵的东西通常来说好,但是你认为值不值无法衡量,你觉得 100w 的车比 60w 的车,多花了 40w,但是似乎也没多大提升,一点都不值,但是商品的规律和我们考试不是一样的,60 分到 90 分容易,90 分到 100 分你花很多力气也未必能达到。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,别的都是缺点,当然不是说便宜的东西不该选择,能不能做出好的选择,那就是你对自己以及事物发展的判断,刚好够用,那就是最佳选择,不够用然后再买个更好的,那为啥不多一点预算呢,因为越便宜的东西提升一点,那体验会提升很多,很多人会把穷挂到嘴边,但是很多事情你一定要认识到是分配问题,怎么做好分配是每个人的难题。卖东西,苹果老早就告诉我们信条是“丰富人生”,科技改变生活,卖的是生活,而不是手机这个东西本身。

在理财上,很多人追求理财如何做到每年正收益;还有人根本就没懂定投是什么,无脑跟着定投;再有人呢,希望通过看书学习,找到股市的诀窍,每笔都赢,或者说大多数时候赢,发大财……这些在我看来是不对的,但是这并没有用,因为对方不觉得。

我们的每个人似乎都定型了,很难再接受外部的一些观点甚至是一些很普世的规则,只有“不见棺材不掉泪”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一些什么,或者说这个东西有个过程,对于每个人不是绝对的。大部分人还是需要社会整体进步,然后慢慢的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而不是吃自己的红利。我们逐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,尽管对于很多人是从众的,模模糊糊的。

这也就是我突然不知道这里写什么了,人类社会这么多年,科技技术在变化,但是我们人类本身变化的并不多吧。 我写的东西似乎古人都写了,而我似乎缺乏讲故事的能力,特别多的畅销书似乎是拿了一点大做文章,很多自媒体啥的更是驴头不对马嘴,瞎扯淡。当然还是有些好的书籍的,可能我更想表达一种个人的人生哲学。从前我们的声音只有一种,很难求同存异,甚至现在大部分人接受的也是一种声音,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。

这些基本是最近的一些汇报或者说是感悟,发发牢骚,写完觉得很乱,都不想回看。对于我做数码这个事情,让我产生有点厌恶的同时,又觉得我是不是能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一点点,本来开始的时候就觉得好玩,而不是为了赚钱,当然我希望他能够是个双赢的东西,尽管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这样认为。真正实现我当时吹牛的“做高品质服务”,真的可以变成一个产品,虽然一件事情的有一部分是枯燥没有意思的。

只言片语

人年轻的时候总想解决问题。殊不知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没有方案的。只能在认清形势的情况下决定要做什么,可能是止损,可能是自我安慰,也可能是掀个桌看看下面发生什么事情。

什么叫勇气?明知要拉肚子,还敢先放个屁。

人这一辈子很长,总结最重要的三点其实就是:岁月静好 ,学会感激 , 相依为伴;其实就是小学英语学过的:im fine , thank you , and you。

再亲近也是陌生人。

所有的人都希望,起码都应该对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追求高于对物质与事情的追求,否则他们的人生是无聊,可悲甚至痛苦的。

故乡不应该是你生的地方而是你愿意死的地方。

如果真的要问有什么梦,答案就是:在梦中。

如果你有二个亿,赚一千万太容易;如果你身无分文,赚一万太困难。

《分红》一个老人不会打开健康码,两个好心人帮他打开。一开,红码,三个人一起去隔离。

iPhone

这次买 iPhone 决策很失败,当时鬼使神差的买了个 12 mini,3600 买的,2800 贱卖了,好的是 12 mini 这个新玩具,让我对新出的 13 系列没有那么感冒了,稳住了神,同时把我的 12 Pro Max 卖了。最后呢实在不想多出钱,在港版价格下来的时候买了个 13 Pro 128G,因为我觉得反正 256G 也不够爽,买更大内存的贵了。当时我就觉得 128G 都买了,我要不要再买个 13 Pro Max 的 128G,这样我身边小中大三个机型都有了,我就果断的买了个 13 Pro Max 的美版,这个手机买了我就发现韩版手机这个品类,很便宜,未来 Pro Max 1T 可能 1w 都不要,这个美版手机买了自然无法退,拿货容易退货难啊,到手用都没用的情况下,亏了 600 多出了,真的是血泪。

慢慢的我拔了 13 Pro Max 的草,想着我即将有个 Pixel 6 Pro 可以玩,我发现韩版的 13 Pro 1T 9000 已经可以拿下了,本来手里这个 13 Pro 可以亏点出朋友换个 13 Pro 韩版的,但是我上了个 AppleCare+,因为我想着这个是主力机,裸奔用。哎,这折腾的,我还是默默等下一代再买我心爱的韩版 1T,这就是学费。